梧州市信访局副局长 张江辉
主要事迹
张江辉同志自2004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梧州市司法局后长期在信访一线岗位工作,20年来,他始终秉承军人作风,初心不改,身先士卒,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批次、4000余人次,办理各级交办信访事项2000余件,推动梧州市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梧州市信访局获得中央信访联席办、国家信访局授予“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先进集体”称号。20年间,他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事当“家事”,哪里有诉求就往哪里钻,曾先后被评为梧州市“先进工作者”、“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活动先进个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并9次被评为年度优秀公务员。
始终胸怀大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他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抓信访工作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在某突发事故信访安全保障中,他主动服务工作大局,与5名信访干部驻点开展信访安全保障工作,落实24小时保障工作机制,认真倾听家属诉求,采取有效举措化解困难,他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赢得家属的认可。
始终以行践言,保持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群众利益无小事”,身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每次接待上访群众时,他都以军人不怕苦、能吃苦、敢吃苦的姿态走在接访一线最前沿。202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正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而在这天下午5时,他接到外省7名少数民族农民工上访诉求,要求拿回约2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面对心情急切的少数民族群众,他立即采取行动,迅速与劳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和涉事业主单位取得联系,协调相关部门介入,核实情况,并妥善安排群众晚餐。在处理信访工作时,他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承担责任,从当天下午5点直到第三天凌晨一点多,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的他往返梧州南宁两地持续沟通协商,及时向民工反馈进展情况。经过他不懈努力,终于在除夕前把工资追讨到位。
始终不忘初心,一线护航刚柔并济
信访工作是情怀,是责任,更是使命。在信访岗位20多年的时间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他始终坚持和声细语与群众沟通,倾听他们的诉求,处理信访事项时,保持坚定的决心,主动啃“硬骨头”,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自己的“上心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2021年,一名外省民工在工地工作时受伤得不到赔偿,到信访部门上访,他了解到相关情况,主动联系涉事施工方,直言不讳指出施工方存在问题,在法院起诉阶段,他主动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受伤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他了解到受伤民工生活十分困难,因无本地户籍无法享受到当地的救助政策,多次与法院及民政部门协商,推动给予了临时救助金,保障了受伤民工在梧的日常生活。在依法获得赔偿后,受伤民工一家主动赠送锦旗表达了感谢之情。在信访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树立“有解思维”,从不言弃,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信访工作,3年多时间共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2面。
始终以法为本,倡导依法信访走在前
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在20多年的信访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学习并熟练掌握与信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按政策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是他的工作职责,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在面对涉法涉诉重点疑难案件时,他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信访人和公众的法治意识,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文明信访。对于不合理的诉求,做到耐心解释法律政策,让信访人厘清信访边界。然而在信访工作中,时常面临各种复杂而棘手的问题。2019年8月,一名身患癌症的外省信访人在梧投资矿场发生经济纠纷个人权益受到损害,抱着“不怕死”的心态多次到市委市政府缠访闹访。面对这一无人敢啃的“钉子案”,他与信访人在市政府台阶上促膝长谈到凌晨。为妥善化解该矛盾纠纷,他引导信访人通过司法途径依法处置矿场资产,信访人获得了相应赔偿,在车站送该信访人回家的时候,信访人由衷地说:“没有你我这辈子可能都回不了老家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他保持善学爱钻的精神,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主动、依法依规妥善办理好信访事项,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信访工作形成闭环,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从部队到地方,变换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场所,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始终以严谨的军人姿态和自律的工作作风,冷静和客观,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20年如一日地把对工作的热情、对群众的关心、党员的初心体现在信访工作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干部的责任与担当,被誉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